查看原文
其他

课前预习、上课提问、批作业都是错的!复旦教授“对分课堂”震荡教育界 | 头条

张学新 新校长传媒 2020-09-01



脑科学研究者说

“学习的本质就是迁移”


学校都在教育改革的趋势下,寻找各种变革途径,今天我说说学校的常规课堂,也就是我们95%的学校,95%的老师,95%的时间所进行的常规课堂该怎么变革?


第一句我说的话可能会让大家惊诧,我认为现在常规课堂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错误的,这样说是因为它违背了脑科学和心理学的基本规律。


据最新的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认为,学习的本质是迁移。迁移能力其实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起点,而高阶思维能力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素养。在我看来,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,不需要区分,没有超越学科的核心素养,核心素养必须跟各个学科、各个章节的具体知识点相结合。在核心素养框架中,无论批判、质疑、沟通、合作、表达,都是为了解决问题,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就是创新,所以创新第一。


今天的新高考指向核心素养,指向创新能力。具体说,就是要学生解决教师没有讲过的问题。中高考最后的几道题,考的就是创新能力。如果大家用传统的教授法,那么学生可以非常听话、非常刻苦地紧紧跟随教师的脚步,可是不能够培养他们沟通、合作、批判、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。


学习能力属于高级思维,传统的教授法教不出这个东西。




先教还是先学?

其实都对,但都不全面


大家肯定会问我,怎么培养高阶思维能力?如何实现学习迁移?


我认为真正能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方法,在课堂场景之下只有4个字,“同伴讨论”。这就像我们正在中小学甚至大学校园里试行的“对分课堂”。




首先,要颠覆目前流行的“先学后教”的所谓自主课堂模式(也有的说是翻转课堂)。我今天再一次“翻转”,简单说,就是把“先学后教”,变成“先教后学”,通过教师留白、引导性的讲解,让学生独立学习、形成成果。小组讨论解决低层次的问题后,再由教师答疑解惑,处理高层次的问题。


“先教后学”的好处是系统、高效, 适合传递知识;“先学后教”的好处是学生有机会自主、探究、合作,适合培养能力。


先教,就是重视教法,从教师角度上说,传授知识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;先学,就是让学生探究,带着问题思考,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。一个重视教,一个重视学,其实都对,但都不全面。


所以,对分课堂就是先教后学和先学后教的融合和统一。



(如图所示)同样一个教学内容A,怎样做到“先教”的同时又“先学”呢?这是无解的。真正的出路在于,把内容A进行分割,分解为A1和A2,对A1代表的重点、难点和框架,由教师进行引领性的讲解,是不同于传统讲授的精讲。而A2部分留白,由学生分小组讨论,讨论后还有不懂,教师再来指导。


注意,A2教师没有讲,但A2是在A1的背景下提供的,所以教师已经给学生铺垫了一个台阶。学生学A2的时候,就是自己先学,然后同伴讨论或群学,最后,教师再来点拨和指正学不懂的。


通过这样一个逻辑的切割,我们真正整合了两个看起来极其矛盾、不可调和的重大冲突,构造了一种更切合现实的中庸课堂,既重视知识,也重视能力;既重视教法,也重视学法;既要保留系统高效,还要突出主动探究;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,形成有价值、高效率的合作讨论。



课前预习、课堂提问、批作业也是错的

那教师该怎么办?


几十年来,大家都认为预习是正确的,但心理学和脑科学告诉我们,预习是错误的,不仅仅是不鼓励的事,而是应该禁止的事,也就是说,完全不应该预习。


举一个例子,假如一个教师带40个学生的班级。现在让学生今晚回去预习明天的课程。想一想,这40个学生会不会都预习?


很多基础薄弱、动机不强的学生,在课堂上都不学,老师说你回家自己学吧,他会学吗?课堂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,回家有这么好的条件吗?噪音、电视、游戏、糖果等等,造就了非常复杂的环境。孩子其实很难主动去启动预习的行动,结果就是不预习。当然,也有自制力强的、家长督促较严的,会有一定的预习。


基础、动机、环境、家庭辅导等多个因素影响,导致的结果是什么?两极分化。有的孩子对新内容掌握较好,有的完全没掌握。这个时候,教师不好讲课了。


讲难了,没预习的听不懂;讲的容易了,预习过的会说,老师,我都学过了,课上没事干。在大班额(一般在40人以上)的班级授课制下,预习导致了严重的分化,给统一授课带来很大困难。可以说,要求预习是在教师自己在摧毁自己的目标。这是其一。


其二,预习打消了学生学习的新鲜感。提前看过了,老师再讲就没什么稀奇了,孩子上课更容易心猿意马。


最好的教学现场应该是老师呈现新的知识,让全班感到一种震动,激发起每个学生的好奇心。学生对知识的新鲜感,是学习动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,预习把这个情感动力打掉了。


其三,为了保证预习效果,老师常常会设计任务单。任务单就是一道道题排得整整齐齐的,让学生去做。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?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任务单完成预习,但它其实是非常反个性化的。任务单的实质是,所有的同学都必须按照同一个思路去学,这是反建构主义的,说严重点,这是束缚个性化思考的做法。


再说提问,我们的课改鼓励教师随堂提问学生。提问的方法,如果追问它的根源的话,其实是源于西方的苏格拉底,也就是常说的“产婆术教学法”。


这个方法是很好的,是常说的启发式教学。但它有它的缺点,就是始终是苏格拉底在引导我们。老师作为一个提问者,老师在成为“苏格拉底”。


可是我们想一想,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难道是每个学生离开学校之后,身边都有一个人跟着,不停的追问,学生才会思考?所以我们应该说,“让学生成为‘苏格拉底’,而不是永远做被别人启发的人。”


提问能力,其实不是教师的能力,应该成为学生的能力。



我们的另外一个观点也许更让教师惊诧,就是老师非常辛苦地批改作业,也是一个十分笨拙的教学行为。


首先思考一下,为什么要批作业?


老师肯定说,当然是给学生反馈了!但是,我们批作业给予反馈其实意味着两个过程,第一,我们要从每个学生的每一道题目中发现他的错误;第二,我们还要对每个学生的每个错误进行纠正。这等于学生在接受他人的评价,久而久之,学生习惯于有人每天告诉他们这里错了,这样改,那里错了,那样改。


但是,每个学生都将走向社会,去独立生活,那时,他们需要具有发现自己错误的能力,以及自己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,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他。


在对分课堂上,我们就要求学生自己看作业,自己评价,第二天到课堂上同伴互评,集中的问题再由老师进行解惑,让学生尽早从他人评价转向自我评价。




语文课也基本教错了?

以《桂林山水》为例


今天,我再给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判断,“语文课现在基本教错了”。


要谈怎么教语文,就要先谈语文教什么?更基本的一个问题,是问一下教育教什么?


教育要教真善美,那么真善美之中什么最重要呢?“真”最重要。没有求真的能力,就没有办法区分善恶、分辨美丑。


什么是求真的能力?就是认识事物和世界规律的认知能力,也就是理性思维的能力。所以语文要教最基本的理性,用符号去表达逻辑,去理解别人思维中的逻辑。


今天的语文在教什么呢?更多教的是言情而不是说理。所以,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,根本就错了。


我们应该教理性,却在教感性,这叫南辕北辙。我们把语文教成了文学,我们求美、求善,却忘掉了语文的第一目标是求真。


目前语文课本的主导是文学类作品,而不是说明和说理类作品。大家注意,文学类作品非常难教。小说、戏剧和诗歌还好教一点,散文是最难教的,根本没法教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说的,散文是不可以教的,它是完全个性化的缺乏规范的东西,所以语文课教得非常痛苦。


脑科学告诉我们,学习是建立可迁移的连接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小学语文中《桂林山水》这一课,按照以往的教法,教师会讲得非常透彻,学生会把教师讲授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。但假如考试考《黄山云海》,因为老师没教过,很多学生就一下子懵了,不知道怎么回答。


那么,我们的对分课堂怎么教呢?


首先,教师用《桂林山水》做示范性的讲解,教方法,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教的方法去独立分析和学习《天山风光》。


这就是用从A文本到B文本迁移的方法教语文,像数学一样教。数学就是学习从例题向习题迁移。


学生能基于教师以《桂林山水》为例进行的分析,迁移到能对教师没教过的《天山风光》进行分析,就能再迁移到对教师没教过的《黄山云海》进行分析,获得真正的阅读能力。


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2594889720@qq.com 你可能感兴趣 


班级不变、教室不换,教师轮流“走课”, 让这所小学教师质量飞速提升
俯仰之间,就是教育人能给孩子搭建的成长时空亲历私立中小学家长会后,我才明白精英学校的教育赢在哪里


作者 | 张学新,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来源 | 本文根据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演讲进行整理,并获得本人修订及授权发布整理 | 刘泱责编 | 芋圆
 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 ▼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订购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